1、双碳政策背景下,国家层面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要求更看重清洁高效利用、建立储备制度、研发低碳技术、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的平稳运行。中国焦炭行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环保政策的严格约束和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双重压力,因此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2、目前中国焦炭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产量集中在华北地区,另外的地方如华东和西北地区也有一部分焦企,山西省作为焦炭产量最高的省份,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比例超过20%。我国焦炭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主要以区域性企业为主。
3、炼焦行业近五年利润下降明显,焦企常处于盈亏平衡附近。受焦炭行业产能过剩、议价权较弱和成本支撑减弱影响,2023年焦企总体年收入端同比下降17%;最终业绩端同比下降118%,焦炭煤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4%;原料焦煤价格下行,焦炭板块成本平均下降12%。
4、炼焦行业虽然面临产能结构升级和行业利润下降的困境,但行业替代性较小,干熄焦比例和高品质焦炭的需求慢慢地增加。中国炼焦行业正积极走向国际市场,通过技术输出和产能合作,扩大了其在全球的影响力。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
焦炭是固体燃料的一种。由煤在约1000℃的高温条件下经干馏而获得。主要成分为固定碳,其次为灰分,所含挥发分和硫分均甚少。呈银灰色,具金属光泽。质硬而多孔。其发热量大多为26380~31400kJ/kg(6300~7500kcal/kg)。按用途不同,有冶金焦炭、铸造用焦和化工用焦三大类。按尺寸大小,又有块焦、碎焦和焦屑等之分。大多数都用在冶炼钢铁或其他金属,亦可用作制造水煤气、气化和化学工业等的原料。
焦炭的用途包括:焦炭除大量用于炼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外,还用于铸造、化工、电石和铁合金。焦炭可用于铸造与铜、铅、锌、钛、锑、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炼铁高炉采用焦炭代替木炭,为现代高炉的大型化奠定了基础,是冶金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煤炭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具备极其重大影响。从“十一五”到“十四五”规划,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导向呈现出逐步深化和细化的趋势。在“十一五”期间,政策着重于煤炭资源的有序开发,包括加强资源勘探、提高生产和利用效率,以及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进入“十二五”,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大规模的公司集团的发展、储备能力的提升和运输系统的完善。到了“十三五”,政策焦点转向了清理过剩产能、限制开发、推动绿色开采和改造。而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升煤炭储备能力和利用效率、保持合理开发强度成为主要目标。2024年,国家层面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要求更看重清洁高效利用、建立储备制度、研发低碳技术、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的平稳运行。2024年煤炭行业政策整理如下: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院、前瞻经济学人、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中国煤炭行业协会
中国焦炭总产能由焦炭和半焦构成。在中国钢铁等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下,中国焦炭产量稳步提高。近年来我国焦炭产业区域结构在不断的提高,落后产能不断淘汰,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断的提高。通过整理焦炭产量分布情况,发现中国焦炭企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产量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和西北地区也占有一定比重,山西省作为焦炭产量最高的省份,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比例超过20%。焦企随着焦化产能置换的进行,小焦炉逐渐被淘汰,独立焦化产能占比有所回升。同时,焦化行业的环保要求也在逐步的提升,干熄焦比例和高品质焦炭的需求慢慢地增加。布局了焦炭生产业务的上市企业中,陕西黑猫和美锦能源焦炭产品产量遥遥领先于别的企业。另外非上市企业旭阳集团的产量居于首位(全球最大的独立焦企),年产量产过1200万吨。
炼焦行业近五年利润下降明显,焦企常处于盈亏平衡附近。焦炭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焦煤供应商与设备供应商;中游为焦炭的炼化;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含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及建材行业等他行业。根据2023年数据看,受焦炭行业产能过剩、议价权较弱和成本支撑减弱影响,总体年收入端同比下降17%;最终业绩端同比下降118%,焦炭煤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4%;原料焦煤价格下行,焦炭板块成本平均下降12%。
根据Mysteel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吨焦平均利润年年在下降,小型焦企生存困难。2023年全年吨焦平均利润3.21元/吨,2024年上半年吨焦平均利润-33.41元/吨。焦企由于产业体系升级,目标淘汰落后产能,必然一定要通过降低行业利润,出清部分成本比较高且低效的产能。
炼焦行业虽然面临产能结构升级和行业利润下降的困境,但行业替代性较小。中国焦炭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参与者众多、产能分布较为分散的特点,其中小规模和低端产能占据较大比例,导致行业竞争很激烈。由于上游原材料差异化程度不高,焦炭行业的前向一体化程度相比来说较高,使得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同时,随着国内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不断的提高,这些大型钢企在价格制定和需求数量方面对焦炭生产企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导致焦炭行业对下游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在环保政策方面,随国家对焦炭行业整治力度的加大,去产能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新进入者的威胁。焦炭的消费与钢铁工业的运行高度相关,价格与钢铁价格紧密相连。尽管国内电炉炼钢技术发展缓慢,但目前尚未出现能够显著替代焦炉冶炼的炼钢技术。此外,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煤焦油等副产品能带来额外收益,这也降低了焦炭行业面临的替代威胁。
未来炼焦行业产业集中度提高,产能技术升级,向外输出产能逐渐提高。随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炼焦行业的环保标准日趋严格。这推动了炼焦企业加速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以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对小企业构成了挑战,而大规模的公司则通过并购和资源整合,提升了自身的规模效益和技术管理能力,未来形成了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趋势。技术创新在炼焦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得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精细化的管理,降低能耗,并提升产品质量。此外,循环经济的发展,如焦炉煤气的高效利用和焦炭的深加工,也在推动产业的升级,增强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化与合作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炼焦行业正积极走向国际市场,通过技术输出和产能合作,扩大了其在全球的影响力。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
焦炭产能过剩依旧,产量跟随下游需求浮动,出现较大增产概率比较低。目前焦炭行业产能过剩依旧较为严重,且有不断恶化的苗头,虽然2024年上半年焦化利润表现不佳,导致新增产能投产有所延后,依据数据预测,预计2024年焦化产能退出1400万吨,但新建产能将超3000万吨,产能净投放逾1900万吨,产量预计延续增长状态,同比涨幅3%左右。较去年年底预测已经有明显减少,但是在本来已经过剩的情况下,继续增加产能无疑将导致焦炭行业更加内卷,企业完全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整体看来,我国焦炭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主要以区域性企业为主。整体看来,我国焦炭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主要以区域性企业为主。根据中国焦炭行业上市企业产量与国家统计局焦炭产量数据计算得出,中国焦炭行业CR3、CR5分别为3.9%和5%左右。
从整个供需平衡角度看,中国焦炭市场近几年经历了供需格局的变化,整体呈现出供应增加幅度大于需求,导致市场供需格局开始向宽松方向发展。2023年焦炭产量约为4.926亿吨,同比增长3.6%左右,而下游消费量约为4.36亿吨,同比增长0.9%。这表明供应的上涨的速度快于需求的增长,市场供需格局逐步宽松。